台西南外泥底辟和泥火山的分布及特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Song-Chuen Chen Shu-Kun Hsu Yunshuen Wang 吴婷婷 

机构地区:[1]不详 [2]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处理所,510760

出  处:《海洋地质》2017年第3期35-49,共15页

摘  要:为了识别台西南外的泥火山和泥底辟,我们仔细检查了1500km长的MCS剖面及相关的海洋地球物理资料。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了十个准线性的泥底辟构造,从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到南.北走向。从多波束水深数据中识别出了十三个泥火山。这些泥火山大多位于底辟构造的顶部。此外,通过侧扫声纳图上的高强度背像散射条纹观测到从泥火山MV1、MV3和MV6出来的活跃的泥浆流痕迹。锥形泥火山的高度范围从65m到345m,且基部的直径从680m到4100m。这些泥火山坡度通常从5.3°陡增到13.6°,这表明泥浆流是活跃的并且是高粘性的。相反地,泥火山平坦的顶部归因于低粘度泥流造成。位于水深较深处较大的锥形泥火山可能和较长的喷发历史相关。研究区泥火山和泥底辟的形成归因于沉积层中的超压、挤压构造力和含气流体。特别是,含气体的流体在加强底辟作用后的刺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观测到大量的气体喷出。高屏坡斜上部的地形主要受底辟的刺穿所控制。

关 键 词:泥底辟构造 泥火山 西南 特征 地球物理资料 侧扫声纳 喷发历史 底辟作用 

分 类 号:P618.130.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