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社会问题研究和青少年犯罪社会学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鮎川潤 李立丰[2] 鲁冰婉 

机构地区:[1]日本关西学院大学 [2]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  处:《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年第1期96-103,共8页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死刑案件审理过程中民意的拟制与导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CFX060);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课题“现阶段党的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2015LZY039);吉林大学犯罪治理研究中心专项研究课题“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以青少年死刑案件的审理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编号:2016FRGG05)

摘  要:社会建构主义,作为晚近发端于美国的犯罪学研究范式,与社会标签理论颇为近似,认为脱逸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人们对相关行为的具体界定以及对其作出的社会反应。针对诸如易于出现"盖利蝾螈"等现象的批判,社会建构主义演变出了三种不同的应对学说,从而从积极建构的角度,为包括青少年犯罪学在内的社会问题研究,提供颇有见地的社会学认识路径。

关 键 词:建构主义 犯罪学 青少年 日本 

分 类 号:C913.5[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