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语言学路径解读苏轼的内心世界——以《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希乐[1] 

机构地区:[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出  处:《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8年第3期26-27,共2页Journal of Yunnan Education

摘  要:从“统计语言学”视角对文本进行数字统计与比较,有利于我们发现一定的语言规律,有利于我们深层次地解读文本。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史》中讲到,“予(余)”是专用于单数的,“我”“吾”则可兼用于复数。鉴于此,笔者对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我”“吾”“余”“予”在此书各篇中的使用情况(文中引用话语除外,下同)作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关 键 词:唐宋八大家 数字统计 解读文本 语言学 内心世界 选读 散文 苏轼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