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来达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18年第2期46-64,共19页Musicology in China
摘 要:对昆曲字腔是怎样创作产生的,具体用了哪些、什么样的技法,其显示形态有哪些类型,字腔有何特性,对整个昆曲有何影响等事关昆曲音字腔的实质性问题做了粗浅思考。尽管昆曲运用借音法创造了昆曲各类字腔的乐音数可多可少,甚至都可以以单音型形态呈现,为丰富、完善昆曲板式唱调的样式,提高和扩大昆曲唱调的表现能力,促进昆曲板式唱调体系的形成和昆曲的快速发展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借音法的实施,字腔的呈示和字腔间的连接也有了显性和隐性之别,由此导致人们对于那些目力不可及的隐性字腔的创作、连接、来龙去脉、性质特征等问题一无所知,终使借音法以及由此而来的这类字腔的由来等成为千古之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