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翻译中“权力”在场与博弈的哲学理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静秋[1,2]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122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24-128,共5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MLTI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MTIJZW2016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权力哲学观视阈下,法律翻译充斥着"权力"的在场,从始至终都处在"权力"目光的凝视之下。法律语言的权威性、制裁性和精英性以及法律文本意义的相对确定性赋予了法律文本权力,它要求译者对文本进行忠实的理解、阐释和转换;法律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以及译者的"前结构"又赋予了译者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权力,致使译文呈现多样化特点;读者共同体的权力体现为在政治、经济和学术层面对翻译活动实施不同程度的操纵。因此,权力性是法律翻译的本质特征之一,法律翻译本质上就是权力的建构与解构、博弈与转移的过程。

关 键 词:权力 权力博弈 法律翻译 哲学 

分 类 号:D903[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