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3]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71-177,共7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新常态下基层贪腐风险点的长效防治机制研究”(15SK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研究”(15CGL05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项目“从源头治理广东集体性劳资纠纷的长效机制研究”(GD14YGL08)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仲裁争议的双方胜诉率逐渐攀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发现,这种非零和博弈格局的产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劳动立法的新条款虽降低了劳方维权成本并提高了赔偿标准,但在实施中并未直接显著提升劳方仲裁胜诉率;"强资本弱劳工"的经济社会结构性特征越明显,劳方诉求越难被完全满足;劳方发动集体行动的潜在可能越大,资方胜诉率越低;仲裁裁决越弱而前置性调解越强,双方部分胜诉率越高。这意味着,将以个体性劳动权利为本位的法律渠道纳入一个宏观结构性失衡且微观制度保障不足的实施环境中,仲裁结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长此以往可能降低劳动者对制度化渠道的信心,进而催生非制度化抗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