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景追溯中理解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振刚 

机构地区:[1]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

出  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年第5期50-50,共1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摘  要:在教学"哲学的基本派别"知识时,多数学生会困惑:为什么很多哲学家选择了唯心主义?教师常引用列宁的观点加以论证:"人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感觉和概念,但片面夸大感觉和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将分别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这个解释的科学性毋庸置疑,但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辩证认识,也不足以确切地回答多数哲学家选择唯心主义的缘由。

关 键 词: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哲学家 辩证认识 学生会 科学性 概念 感觉 

分 类 号:G633.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