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论武松形象之演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增乐[1] 

机构地区:[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芒种(下半月)》2018年第5期67-70,共4页

摘  要:作为文学形象的武松早在宋代话本中就已出现,《水浒传》中的武松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其英雄与反英雄特质集于一身的性格也成为武松特征的标杆。在现代文学时代,武松的形象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和功能,欧阳予倩把焦点聚集在武松的"卫道"上,作为潘金莲的反衬,以此来宣扬自由婚姻和女性解放。影视形象中武松依然不离现代文学"人"的传统。武松形象的演变路径基本可以总结为痞气逐渐消解,儒化倾向明显;暴力因素隐退,情感的流露更多。同时,从古今武松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小说与现当代小说的差别。

关 键 词:武松 古今转变 《水浒传》 电视剧 

分 类 号:I025[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