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处:《美术》2018年第7期6-11,共6页Art Magazine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XNL017)
摘 要:近年来图像学和视觉(图像)文化研究在国内形成潮流,不仅艺术史论研究,而且创作实践领域,都在谈论图像。但是国内的这种"图像转向",似乎与西方当代的"图像学转向"在问题意识上并不完全对应。西方当代的"图像学转向"一方面在因应"图像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则在阐发如何能够对"图像时代"进行批判。而国内目前的"图像学转向",似乎多是在顺应"图像时代"的到来。国内的这一取向遂造成了对艺术"造型"维度的遮蔽。因此,有必要对图像概念及其生成方式在西方历史中的谱系做切中肯綮的考察。这一考察显示,西方的图像生成方式从古希腊到现代,经历了从技艺制作的显现到"道成肉身"的显现,再从文艺复兴绘画再现体系的造型的建立,到古典时代之后主体导向的赋形,最后在20世纪进入视觉化图像等诸种模式。这一谱系显示,图像生成逻辑中表象与造型的交错,真正绘制了西方图像学如今的问题与视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7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