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昊龙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出 处:《文学教育》2018年第17期28-30,共3页Literature Education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学理论不断传入我国,带来了我国翻译学研究范式的几次转变,即"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在诸多翻译派系中,德国翻译目的论因其对中国翻译现象解释的适宜性而备受我国译界的普遍认可并对我国翻译研究范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四十年来,目的论研究在我国经历了从"认识"到"认可",从"质疑"到"反思"到"再认识"的过程.本文以目的论的接受史为例考察四十年来我国翻译学研究范式的演变历程并发现,不同的翻译研究范式之间往往并没有一方压倒另一方,取代另一方的趋势,而是彼此共存共生,并由此预见未来翻译学研究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趋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