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现代交际》2018年第14期20-21,共2页Modern Communication
基 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视域下法律隐喻的语义阐释研究"(2016B332)
摘 要:隐喻已不局限于语言学领域,它扩展成为逻辑学、修辞学、心理学、诠释学等多学科的表征基础。在法学领域,许多重要律法语言和专用术语也是通过隐喻来表述的。隐喻构建了我们领悟、思考的方式和行为,使法律语言变得生动易懂。隐喻按照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四类,不同类别中本体和喻体体现方式不同。隐喻有助于维护相同认识的开放性,呈现出的理论便于验证真相,同时轻松被大众接受,有助于在法律活动参与者面前树立法律的公正性和无上的威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