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长宇[1] 马婷婷[2] 王菁[2] 牛志敏[2]
机构地区:[1]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出 处:《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154-155,共2页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254z007)
摘 要:积极心理学倡导发掘人的积极因素,包括: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的机构。我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缺失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内容,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没有充分挖掘全体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潜能。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开启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高等院校要将积极心理学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的模式,从而推动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