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陆华东[1]
机构地区:[1]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教育与考试》2018年第1期88-93,共6页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基 金:浙江省教育厅2015年科研项目"国家建构视域下近代中国公民教育思想演进研究"(项目编号:Y20153336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近代的教育与政治高度联姻,公民教育则是两者最主要的连接点。同样,192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公民教育的蔚然兴起也与当时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直接相关。在外部因素方面,一战后世界和平主义与民治主义的蓬勃发展,极大促成了中国公民教育由"以德为师"到"以美为师",从"国家本位"到"个人本位"的范式转型,而杜威访华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从内部因素看,为消除当时军阀横行、时局动荡、宪政破产等政治窘境,一些知识分子寄希望通过自由主义公民教育根植国人的民治理念并进而实现"教育救国"。可见,192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公民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美国政治文化的改良主义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