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文化发展论丛》2014年第1期340-354,共15页Culture Development Review
基 金:2012年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康德宗教哲学及其当代价值考量”(编号013-098326);2013年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对宗教领域的引导作用”(编号013-075056)的课题成果
摘 要:在康德看来,理性是人的本质,善恶的判断不能先于道德法则;道德律是先于经验性情感的理性自身生发出的自在法则(定言命令)。不过由于人只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有善的禀赋的同时也有恶的倾向,所以人在此生始终无法做到与道德律完全符合。出于德性与幸福匹配的需要,人类以上帝存在、灵魂不朽及意志自由为合理的公设以保障道德律的始终践行。上帝、来世的理念不能做超验的运用,而只能作为道德践行的合理信仰。然而现实中的历史性启示宗教却往往将对神恩、奇迹、奥秘、邀恩手段的崇拜置于道德法则之上,由此导致宗教迷信、狂热、妄想及专制(教权主义)。一切历史性启示宗教应当过渡到纯粹理性的道德宗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