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有

作品数:42被引量:11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道德行为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康德道德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州学刊》《道德与文明》《哲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战及其当代启示
《决策与信息》2022年第5期14-20,共7页徐绮蔚 张传有 
“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两者的长短优劣以及文化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支持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认为只有彻底批判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完全接受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才能实现旧中...
关键词:“五四”前后 五四运动 中西方文化论战 中西方文明互鉴 中国传统文化 
政治正当性及相关问题辨析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5-12,共8页张传有 杨伟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西方现代政治伦理思想研究”(13JJD720016)
政治正当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旨在考察政治权力的正当性所必须满足的道德条件,或者说旨在探讨什么样的政治权力可以得到道德证成。政治正当性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基于政治权力的五大特征,即非自愿性、强制性、垄断性、笼罩性以...
关键词:正当性 政治权力 道德证成 
宗教信仰的道德形而上学解构:康德宗教思想探析
《文化发展论丛》2014年第1期340-354,共15页张传有 徐瑾 
2012年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康德宗教哲学及其当代价值考量”(编号013-098326);2013年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对宗教领域的引导作用”(编号013-075056)的课题成果
在康德看来,理性是人的本质,善恶的判断不能先于道德法则;道德律是先于经验性情感的理性自身生发出的自在法则(定言命令)。不过由于人只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有善的禀赋的同时也有恶的倾向,所以人在此生始终无法做到与道德律完全符合...
关键词:康德 宗教 道德 当代价值 
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伦理价值观基础及其启示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14年第5期29-33,共5页张传有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方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伦理价值观基础是结果论的伦理学。而这种结果论并未偏向把物质欲求作为其追求目的的单一倾向,而是始终把宗教信仰的得失放在首位,强调改革在称义得救方面的作用,强调了基督徒的天职。...
关键词:加尔文 宗教改革 伦理价值观 
什么是伦理学?——从康德的视角看
《哲学动态》2014年第1期73-77,共5页李怡轩 张传有 
什么是伦理学?这是任何一个对伦理学感兴趣的人都希望了解的,也是每一位从事伦理学研究的人必须回答的。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那些从事伦理学研究的学者们都力图对伦理学给出一个完满的界定。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是伦理学...
关键词:《尼各马科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康德 理智德性 理学研究 学科 哲学 时间 
人为什么知善而不行,知恶却为之——论一个道德动力学问题被引量: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20-22,131,共3页张传有 
早在古代,人们就看到人知善而不为和知恶而为之的现象,并试图对此给予说明。如何才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去遵守道德法则,知善而行之,知恶而避之,对于伦理学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理论上看,这是一个道德动力学的问题,从实践上看...
关键词:道德行为 知行关系 意志力 行为机制 行为要素 
论亚里士多德关于“自制”的思想被引量: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43-48,共6页张传有 周卉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1132759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自制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亚里士多德把自制界定为处于德性与恶之间的品质,把自制作为达到德性的中间性环节。亚里士多德以对苏格拉底无人不自制观点的回应为主线,主要论及自制与知识、自制与不能自制、自制与节制、自...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自制 不能自制 节制 明智 
试析文化的相对主义被引量: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6-8,共3页张传有 
任何文化都有其相对和绝对的属性,文化的绝对性是它的普遍性特征,文化的相对性是它的特殊性特征。文化相对主义就是否认文化的普遍性,夸大或只强调文化的相对性、特殊性的一面,把它们抬高到绝对的地位。这显然是错误的。文化的普遍性或...
关键词:文化相对主义 道德规范 客观实在性 
对康德德福一致至善论的反思被引量:6
《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3期75-80,共6页张传有 
德福一致是中外哲人探讨的千古难题,难就难在人们希望德福一致,但又缺少证明其一致的理据。康德在分析批判以往哲学家有关德福的说法的基础上,借助于神学提出他自己的至善论的解答。反思康德的这一解答能够发现康德的至善论求助于神学...
关键词:德福一致 康德的至善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好的实践生活 
作为情感的爱与作为义务的爱被引量:9
《哲学研究》2012年第5期106-112,共7页张传有 
一 康德在讨论道德行为时,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看待爱的问题。如人们所知,康德是不赞成以爱这种情感作为道德行为的动机的。因为他认为,一方面,爱作为一种情感具有特殊性、相对性,而不具有普遍性,但作为义务之根基的道德法...
关键词:作为义务 情感 道德行为 道德法则 道德义务 普遍性 特殊性 强制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