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毅芳[1]
机构地区:[1]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艺术评论》2018年第8期148-151,共4页Arts Criticism
基 金: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254)资助
摘 要:“约定俗成”一词最早出现于苟子的《正名篇》,苟子认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主要是指对于某一约定事物,在大部分社会成员接受其约定的名称之后,就开始用这个名称称呼这种事物,时间长了,就成为这种事物的名称了。如果有人用其他的名称来称呼这一事物,则被认为“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本文主要对民间美术中“约定俗成”中的审美特征和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