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小雨[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23
出 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141-153,共13页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词籍选本叙录;珍稀版本汇刊与文献数据库建设"(16ZDA179)
摘 要:清代祝寿词延续了宋代寿词的写作范式,但在题材内容和形式上都产生了新的变化。清初王晫五十自寿填词《千秋岁》引发大规模唱和,随后所编《千秋雅调》收录了233首步韵词,其中大量词作所寄寓的家国之情尤为瞩目。清中期祝寿词创作涌现出许多新鲜因素,祝颂对象从现实范畴中的人物扩展到自然界,出现不少使用咏物、题图等题材来祝寿,并以集句形式来创作寿词的现象,安排长调组词进行铺叙的方式更是拓展了寿词的叙事、抒情空间,从内容到形式都力图超越前人。比他寿词更富哲思的自寿词因其负向的情感表露堪称寿词异调,除了体现出不同时代背景所造就的心态差异,还反映出人类面对自身与生命这种永恒主题时逐代加深的思索。从词史角度审视清代祝寿词的发展与新变,有助于体认清人尝试提升词体地位的尊体意识和主观努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