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方》的沪上余音——姚敏与战后香港歌舞片音乐(下)  被引量:4

Shanghai Tunes Lingering in the Song Good Place——Yao Min and the Post-War Hong Kong Musical Film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冬[1] 

机构地区:[1]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

出  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78-91,共14页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作曲家姚敏(1917~1967)成名于上海,战后移居香港,创作能量达到高峰,成为香港流行歌曲及电影音乐的巨擘。陈蝶衣(1907~2007)的词、姚敏的曲,及妹妹姚莉(1922~)的演唱,人称"铁三角",几乎就是商业行销的保证。作者以姚敏及他参与创作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歌舞片为研究对象,由此观察香港如何承袭、延续,并改进上海流行歌曲,如何在歌舞片中积累新的传播动能,形成新的经典,从而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形塑为海外华语流行歌曲的重镇。文章以《桃花江》《郎如春日风》《桃李争春》《龙翔凤舞》等多部歌舞片为例,片中大量的"旧曲新题""旧曲新词""旧曲新编""旧曲新舞"手法,不但使得上海老歌经典化,也为旧曲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这是一个流行歌曲典范生成与转移的事例,姚敏侧身其中,可谓居功厥伟。2017年是姚敏百岁冥诞,也是他逝世50周年,文章梳理姚敏音乐事业最辉煌的一个段落,应该是对这位匆匆辞世的一代大家最好的纪念。作者整理《旧曲新题——以上海歌曲为名的香港歌舞电影表》《姚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歌舞电影表》值得特别留意。The research objects of Yao Min and his compositions for Hong Kong musical films in the 1950s and‘60s lead to a series of thoughts concerning issues like how Hong Kong inherited,continued and improved Shanghai pops,how it accumulated new transmission functions in musical life,and how it formed its own new classics,all contributing to shaping Hong Kong into an important place for Chinese language pops overseas in that period.

关 键 词:姚敏 上海 香港 歌舞片 流行歌曲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