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严[1]
机构地区:[1]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91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57-64,共8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思想谱系研究"(15BZX023);中共中央党校一般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020200B2015k56)
摘 要: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解答展现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充满了差异的"同一"。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在黑格尔那里是贯穿非同一性的同一性,是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同一性,在海德格尔那里是作为统一性的同一性,是人与存在的共属性。阿多诺提出了否定辩证法,直接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而强调二者的非同一性,即贯穿同一性的非同一性,要求为非概念物、非同一物、特殊者、个别者、他者等被边缘化者正名。三者对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不同解读,折射了西方现代性哲学思想演变的轨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