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实自我意识的价值观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正聿[1,2] SUN Zhengyu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2]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出  处:《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8年第5期6-7,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Values

摘  要: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我们有必要回顾和总结中国价值文化和价值哲学40年的成就、经验,检视其面临的诸多挑战,探究其未来发展的可能之趋向,从而为深化其发展、引领新时代贡献理论的力量。因此,本刊组织五篇文章,以笔谈方式讨论中国价值文化40年。孙正聿教授强调从实践观点看待价值观,认为价值观是一种现实自我意识,其根本问题表现为"我们到底要什么"与"我到底要什么"的矛盾关系。研究价值论,需要深化研究一个核心问题,即标准与选择,在"我们到底要什么"与"我到底要什么"的互动中,重构当代中国价值观。刘笑敢教授对老子哲学中作为最高价值的自然进行了分析,阐释了自然概念的五个层次:术语义或概念义、体系义或哲学义、整体义、价值义、自觉义,指出老子的"自然"是人类文明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秩序,是"人文自然"。丰子义教授认为价值哲学从研究物对人的价值问题转向重点研究人自身的价值问题,是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直接相关的;进一步深化、推进价值哲学的发展必须要面向现实、面向生活,坚持强化问题研究、加强中国经验的总结与阐发、扩展研究的视野等原则。冯平教授指出中国价值哲学是中国现代化运动这个新的时代精神的精华,认为其新的生长点是对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对个体价值判断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究,强调价值哲学研究者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更深入地理解现代化运动、现代生活以及个体主体性。张曙光教授认为,主体价值论既表现出很大的理论优势和一定的积极效应,也有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问题。真正的价值哲学是人对自身�

关 键 词:价值哲学 个体自我意识 现实自我 人类自我意识 

分 类 号:B018[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