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鹏[1] 刘雨亭[2] 刘晓璇[2] 周长发[1] 徐士霞[1] 严洁[1] 赵梦飞[1] 孙亚辉 吐逊阿依·日介甫 郭婉银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36期116-119,共4页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基 金: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度教学团队项目“动物学教学团队”;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多媒体教材体系建设”;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动物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生物学‘微课’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和“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多媒体课件优化与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设计”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近几年来以其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促进课程资源共享等特有的优势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发展。本文主要从国内外微课的发展状况、微课的特征优势、微课的制作模式以及微课在当下的应用和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微课的相关建设机构特别是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优秀微课资源的整合利用,合理提升与开发微课在教学或培训过程中的应用,以此促进微课理论的深化改革,促使建设的系列微课程不断完善发展。
分 类 号:G642.0[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