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娜[1] 薛俊梅[1] 王治梅[1] 谷浩荣[1] 刘娜[1]
机构地区:[1]陕西中医药大学
出 处:《校园英语》2016年第32期201-202,共2页English On Campus
基 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编号:2015k028)
摘 要:近些年,中医研究界常常有这样的说法:取象比类是中国式的隐喻认知方法。一些研究者把取象比类归纳于概念隐喻的范畴,试图借助西方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取象比类思维。然而,实际上,两者存在着巨大差异,取象比类所特有的整体性和模糊性,是概念隐喻所无法解释的,本文将从比较基础,认知过程两个方面阐释两者的差异。说明两者是独立于彼此的两种概念,不能等同之。同时,笔者认为由于两者本质都是比较,所以概念隐喻的研究成果也可为取象比类所借鉴。因此,取象比类与概念隐喻是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两个独立研究领域,不能混淆也无需对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