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168-171,共4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摘 要:鲁迅笔下的丧子书写是其启蒙诉求与复仇精神相互缠斗的复杂映现。"人之子"的消亡表达了其基于立人思想的国民性批判;"神之子"的献身则深刻反映了其充满悲剧意识的殉道精神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同时,"子亡"喻示了鲁迅悖论式的家庭伦理体验,一方面表现为现代知识分子对传统家族本位中父子和母子关系的摧毁,另一方面又暗含着其对传统家庭伦理温情的返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