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欣[1] 吴飞[1] 郭星秀 肖璇[1] 晏善成[1]
机构地区:[1]南京邮电大学
出 处:《神州》2017年第26期62-63,65,共3页
基 金:基金项目:江苏省学生资助专项课题(2014JSAIDB1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SJB004);校教改重点项目(JG05514JX13);通达学院教改重点项目(JG0551406);江苏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JGLX15_05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b/2016/01/03).
摘 要:本研究从人本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出发,探究了大学生提升自我认同感的必要性: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自我认同以及大学阶段是培育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并且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自我认同感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发展人格健康、培养优良品格、人格自我发展这三方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九型人格测试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总结出自我认同的宏观与微观不同层面的表现形式:从宏观层面上,社会道德认同、社会文化认同、具备“尊重生命”生命观是满足自我认同感的充要条件。微观层面上,通过性格形态学划分的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格发现,每种人格的自我认同感既有差异,又具相似性;最后结合当前社会环境与大学生实际情况,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方面提出提升其自我认同感的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