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化教学”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本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小容 

机构地区:[1]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校

出  处:《科学咨询》2017年第47期85-86,共2页

摘  要:小学思品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并受到感染,获得深刻的记忆呢?《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从而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真正的引领文本走进生活,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给思想品德课注入活力。目前,“活动化”的教学策略,正被广大教师所关注。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活动化教学”?就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 键 词:思想品德 教学策略 小学 学生活动 回归 主题活动 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分 类 号:O212.1[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