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凤珍[1] 孙明文[2] 张德刚[1] 万毅新[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甘肃兰州730000 [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临床肺科杂志》2018年第2期352-355,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摘 要:一、BHD综合征和FLCN基因信号传导Birt-Hogg-Dube'(BH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1975年和1977年首次被发现[1-2]。1977年,Birt等人研究发现,家族患有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模式中的纤维性滤泡性皮肤肿瘤。后来被命名为Birt-Hogg-Dubé综合征[1]。Birt-Hogg-Dublos综合征主要特征表现为多发皮肤纤维囊腺瘤,多发性肺囊肿,反复自发性气胸,肾肿瘤等[1]。进一步研究发现,BHD综合征由FLCN基因突变引起[3]。Nickerson等人[3]首次描述了17p11染色体上该基因的易感基因座。即为FLCN基因。FLCN基因位于染色体17p11.2上[4]。由14个外显子组成,编码一种称为卵泡素的64kDa蛋白,没有特征功能结构域。研究发现,FLCN编码两种FLCN结合蛋白,即为FNIP1和FNIP2,与5α-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相互作用。AMPK是负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TOR)的细胞中的重要能量传感器,是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调节枢纽[5-7]。故推测FLCN可能在细胞能量和生长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BHD综合征的患者中,肺囊肿细胞中强烈表达磷酸化mTOR和磷酸化S6,在FLCN单倍体不足的条件下,肺囊肿细胞中mTOR信号传导加速,下游分子如S6蛋白和VEGF有助于囊肿的发展[8]。最近的研究已经阐明了FLCN在转录因子E3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节中的抑制活性,其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和凋亡[9-10]。
关 键 词:自发性气胸 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 多发性肺囊肿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生长 MTOR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