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捷[1] 曾刚 段学军[3] 刘卫东[4] 孙斌栋[5] 叶超[6] 苏勤[7] 张振克 何金廖[9] 马晓冬[10] 虞孝感[3] 黄贤金[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2]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200062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5]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6]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7]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8]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南京210093 [9]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南京210093 [10]江苏师范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年第2期167-180,180,共14页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摘 要:中国地理学会于2017年3月25日在南京召开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先生到会发言。陆院士分析了变化条件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问题,认为国际和国内的重大变化对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陆院士的讲话,就新时期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重点从人文经济地理研究中的中国特色、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与宏观经济地理学、信息地理学、知识生产与人文地理学、非洲地理研究、"多规合一"等时代新要求和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政策地理等方面阐述了对新时代、新变化和新条件下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思考。On March 25th,2017,the“High Level Foru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uman and Economic Geography”was held in Nanjing.CAS academician LU Dadao,affiliated with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IGSNRR),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ave inspiring speech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uma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under the new era with new demands and new challenges due to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hanges.More than thirty professors and researchers attended the forum.The attendee discussed and gave present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uman and economic geography.Their discussions and presentations focus on these aspects,including the Chinese feature of huma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studies,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uman geography,“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and macro-economic geography,information geography,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Africa geography,multiple plan integration,policy geography.
关 键 词: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 信息地理学 多规合一
分 类 号:K901[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902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