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保跃平[1]
机构地区:[1]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出 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第4期63-64,共2页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摘 要:中国边疆学既是一门探索中国边疆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也是一门直面中国边疆治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学科。随着我国边疆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的边疆治理研究和中国边疆学构筑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2017年10月中下旬,由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边疆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边疆治理和中国边疆学构筑高层论坛”在昆明召开。一、中国边疆学构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边疆学构筑是一项涉及宏大而具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性工程。马大正系统阐述了中国边疆学的学科定位、学科特点、学科设置、基本功能、学科依托与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重大理论问题。李国强强调中国边疆学构筑要界定“一个概念”,即什么是中国边疆学;辨析“两个属性”,即学科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把握“三个要素”,即学术缘起、学术性质、学术范畴。并指出边疆治理是中国边疆学研究的核心要素。周平分析了中国边疆研究的繁荣与隐忧,并提出中国边疆研究需要基本共识,进而阐述应从历史的维度、国家疆域的视角、发展的眼光、整体的思维认识边疆。吴楚克认为,必须把中国边疆在中国社会劳动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摆在研究的基本面上,才能形成中国边疆“学”。郑汕从疆域与边界的研究视阈、边政与边防的研究视阈、边民社会与边疆治理的政治导向等多个维度提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