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技文
机构地区:[1]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出 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59-66,共8页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以贵州家人为例"(项目编号:12YJC850009)
摘 要:"国家在场"理论是探讨"国家"与"社会"互动逻辑关系的重要理论模式。"国家"作为一种"政治性符号",时常会出现在日常的"社会"之中,并通过所掌控的国家资本与权力资源塑造个人或群体价值观念和认同意识,从而达到勾连和维系社会的目的。国家权力符号的"在场",对家人的族群身份认同有着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其族群意识的强弱变化。"国家"对家人的族群身份及其认同变迁的形塑,以及作为"社会"中的家族群的"生存性智慧"发挥与积极回应,正好诠释了良性博弈与友好互动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