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不该被忘却的中国植物学研究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浙昆[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出  处:《民主与科学》2018年第4期79-80,共2页Democracy & Science

摘  要:“1941年,在昆明西北郊的大普吉坝子里的陈家营东边小河旁,有一座破烂不堪的土主庙,那大殿里土主神像旁也就容得下一台石印机和一张看标本、绘图的大方桌。绕着这台石印机,经常有三或四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忙乎’‘转悠’着,转了3年到1943终于‘转’出了一本自写、自画、自印而成的《滇南本草图谱》。”这段文字摘自于吴征镒院士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为《滇南本草图谱》重新刊印而作的跋文。这段文字道出了在抗战时期从事植物学研究的艰辛和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救国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也是一段中国植物学研究的苦难史。“本草”是记载中药的书籍,堪称古代中国人最早的植物学文献,自汉迄清,有上百种之多,其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有名,是中国人利用植物治疗疾病的开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重要的植物学文献。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或多或少是受了“本草”的启发和影响的。然而,在“本草”中,同所记载的植物学名称到底对应现代植物学哪一种拉丁学名?

关 键 词:植物学文献 中国人 研究史 抗战胜利60周年 《本草纲目》 科学救国 抗战时期 中国文化 

分 类 号:Q94[生物学—植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