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梓萌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350
出 处:《知与行》2018年第5期155-160,共6页Cognition and Practice
摘 要:人格同一性问题堪称哲学史上的元问题之一,贯穿了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并在哲学的多个分支中寻求多维度的平衡。通常意义下,剖析"自我"需要在三个面向展开:一是,在本体论层面探讨"自我"是怎样一种存在,其本质是什么;二是,在认识论层面上探讨我们是怎样在日常经验中真切地体会到一个稳定持存的"自我";三是,在现实中检验自我理论的价值和成为方法论的主体。传统经验主义的先驱洛克、怀疑论经验主义的提出者休谟和彻底经验主义的创造者詹姆斯在经验主义基本立场上的差别,导致其在"自我"的三个维度上各有侧重,最终得出对"经验自我"的不同阐释。处在"自我"结构最核心地位的就是本体论的向度,经验主义经过不断的发展,最终在詹姆斯处得到了一个静观的、纯粹的、从实用主义中解脱出来的自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9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