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伍联群[1]
机构地区:[1]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出 处:《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Local Culture Research Journal
摘 要:苏轼的蜀道诗虽然并不能如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的诗歌能体现其鲜明的艺术成就,但依然反映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逐渐变化、成熟的过程。从嘉州出蜀的浩荡志气,到褒斜道上的积极用世;从与文同洋州唱和的苦闷,到此后赠别诗中的旷达乐观,既展现出苏轼思想精神在儒道之间游弋,也显示出其诗歌日渐具有的独特面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