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联群

作品数:33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入蜀北宋北宋文人诗歌黄庭坚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船山学刊》《南都学坛》《求索》《菏泽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北宋文人杨徽之及其文学成就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5-9,共5页伍联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13XZW013);"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研究"创新团队项目(07135212)
北宋初期文人杨徽之是由后周入宋的著名文臣,但因其诗文留存不多,致使其声名湮没无闻。杨徽之以儒学立身,开启了"蒲城杨氏家世学派",在学术思想上颇有影响。他喜好为诗,诗风清丽典雅,当世诗名甚著。通过对杨徽之的思想及其文学创作的梳...
关键词:杨徽之 生平 思想 文学 
略论苏轼蜀道诗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伍联群 
苏轼的蜀道诗虽然并不能如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的诗歌能体现其鲜明的艺术成就,但依然反映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逐渐变化、成熟的过程。从嘉州出蜀的浩荡志气,到褒斜道上的积极用世;从与文同洋州唱和的苦闷,到此后赠别诗中的旷达乐观...
关键词:苏轼 蜀道诗 雅正清劲 
论唐代入蜀文人与巴蜀佛寺之关系——以唐代梓州慧义寺相关诗文为例被引量:2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97-102,共6页伍联群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13XZW01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基地项目"唐代蜀道文学"(SC12E052);绵阳师范学院2013年"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研究"创新团队项目(07135212)
唐代梓州是佛教传播较为繁荣的地区,佛寺林立,慧义寺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所。唐代入蜀文人与之多有关联。王勃、杨炯、杜甫、李商隐都在此活跃,交游饮宴,或为碑文,或为诗歌,慧义寺的历史与环境成为文人抒写的题材内容。文人的佛寺碑文既...
关键词:唐代 慧义寺 入蜀文人 
葛洪在唐宋文学中的流衍及其意义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4年第6期123-128,共6页伍联群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3XZW01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基地项目成果之一(编号:SC12E052);绵阳师范学院2013年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成果之一(编号:07119816)
道教自东汉形成以后,到魏晋时期获得迅速发展,道经造制益多,新的道派相继出现,从而引起道教内部在思想上的繁衍和变化。葛洪此时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思想进行系统总结,使道教的神仙信仰理论化,为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受到历代...
关键词:唐宋文学 葛洪 意义 流衍 道教史 魏晋时期 神仙思想 神仙信仰 
论张咏与道教之关系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3期96-104,194,共9页伍联群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XZW01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基地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C12E052;绵阳师范学院2013年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119816
北宋名臣张咏以其显著之事功称扬当时和后代,但他与道教之密切关系,典籍载之虽富,后人却罕有发明者。张咏一生与道教中人关系密切,其前途命运由著名道士陈抟预示指明;其生命大限由隐逸之士傅霖告之。他抱憾与神仙类人神和子、孙知微擦...
关键词:张咏 神仙之梦 道教 宋代 
论南宋李纲入琼州之行驿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88-91,共4页伍联群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成果(编号:13XZW01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基地项目成果(编号:SC12E052);绵阳师范学院2013年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成果(编号:07119816)
李纲是南宋抗金名臣,以忠诚义气炳然史册。他著述甚富,诗文留存也较多。建炎二年,他被谪移万安军,于是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海南之行。虽然路途艰难,所经之地也多荒绝之乡,但李纲却以平静坦然的态度面对这一折磨。他一路上作诗近百首,绝少...
关键词:南宋文学 李纲 诗文 琼州 忧国 义气 著述 悲怨 
张咏的神仙之梦
《中国道教》2012年第2期46-52,共7页伍联群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A751091
北宋名臣张咏(946-1015,字复之,号乖崖)以长于治郡、能独当一面而称颂于时人,他治乱断狱的事迹也广泛见之于各种典籍,成为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北宋文士。张咏谥号“忠定”,①可以说精当地概括了他一生的行事为人和事业功绩。
关键词:张咏 神仙 传奇色彩 北宋 
论北宋王朝对蜀人的疑忌与选派入蜀士人之特殊性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82-88,共7页伍联群 
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A751091
巴蜀地域有险峻封闭的地理形势,富饶自足的物产资源,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具有无可比拟之战略地位。加之历代皆有豪杰割据巴蜀并从而据有天下,使得统治者不得不以蜀地为诫。赵宋政权北征的彻底失败,形成与辽、金、夏等政权的鼎分之势...
关键词:巴蜀地域 入蜀士人 疑忌 特殊性 
论巴蜀地域的特殊性与北宋对入蜀士人之选任
《兰台世界(下旬)》2011年第9期67-68,共2页伍联群 
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A751091
巴蜀有险峻封闭的地理形势,富饶自足的物产资源,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具有无可比拟之战略地位。巴蜀地域的安定,成为赵宋政权维持统治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巴蜀地域的治理就异于其他州府,尤其是对入蜀士人的选派。
关键词:巴蜀地域 北宋入蜀士人 特殊性 整合 
黄庭坚蜀中交游及其对巴蜀地域文化的推动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1年第4期110-115,共6页伍联群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A751091)
绍圣元年(1094年)十二月,黄庭坚因参修《神宗实录》被责"疵诋先烈,变乱事实",遂贬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安置。绍圣二年(1095年)正月,黄庭坚赴贬所,到元符三年(1100年)出峡东归,他在蜀中生活了...
关键词:交游唱和 黄庭坚 巴蜀地域文化 重庆市 涪陵区 彭水县 宜宾市 四川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