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出 处:《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年第10期953-955,共3页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
摘 要:自噬最初被比利时科学家Christian de Duve定义为存在于细胞中包裹细胞质和细胞器的膜泡现象,用来描述真核细胞内存在的“Self-eating(自食)”现象[1]。广义上,自噬主要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及分子伴侣介导自噬3种类型。这里提到的巨自噬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噬[2]。自噬在真核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其本质是一种降解过程,该过程由一系列自噬相关蛋白(Atg蛋白)介导,由双膜结合的囊泡(自噬小体)所引发,它将细胞质组分(包括蛋白质和细胞器等)通过自噬运输到溶酶体进而被降解,以维持细胞质内的稳态[3]。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自噬在基础水平是活跃的,称为基础性自噬,但在各种外界刺激如饥饿、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下可以迅速被激活,称为诱导性自噬。
关 键 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自噬 降解过程 细胞器 细胞质 分子伴侣 生物进化 相关蛋白
分 类 号:R74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5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