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上的师说漫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牟柳晨[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

出  处:《报刊荟萃(下)》2018年第10期256-256,共1页

摘  要:韩愈提出“传道授业解惑”;钱理群指出“教育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事业”;朱永新论及“理想课堂三境界”;陈宝生严词“离开教学,校长不是校长,教授不是教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推进一流本科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教育研究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在不断推出新的教育理念和举措,教育界从业人员在不断思考、探索和践行: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建构-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籍莉“蔡格尼克效应与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四川大学“探究式-小班化‘小课堂’撬动的‘大改革’”。与时俱进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又催生出翻转课堂(InvertedClassroom),移动公开课、微课及慕课(MOOC)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特别引人关注。等等诸多,莫不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侧”建构主义教学思潮正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教育界同仁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迪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尽管课堂主阵地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已备受诟病。但是,可以说,在永无止境的伴随变革的教育这台“连续剧大戏”中仍然是讲台上的教师在领衔主演和具体实施。教师职业神圣而其形象又一直颇具育人的“光环”,我们教师自知责任重大而眼前又充斥了各种教育理念、思想、观点乃至悖论。抑或,教师们在思想大餐之后,不同层面上有了思想的嬗变或蝉变,但无论学院派的艰涩难懂还是践行案例的丰富多彩,当我们尽力做了厘清许多之后,又得扪心自问:教师该怎么做呢?

关 键 词:大学课堂 师说 漫谈 

分 类 号:G649.2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