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海萍[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6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10,共10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理论在东欧的发展与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7CKS02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阿格妮丝赫勒的解放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6KSB10);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5-2017)"赫勒历史哲学的现代性逻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阿格妮丝·赫勒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历史哲学思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和现代性文化批判理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热点和主题,尽管一些学者已经围绕这两个理论主题就赫勒个别阶段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阐释,但赫勒历史哲学整体的思想原点、逻辑脉络及其对后现代政治状况的影响仍是需要深入挖掘的问题。理论上,对以上问题的进一步阐释将会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以及深化对现代性问题的认识;实践上,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也将会为当代人如何应对人类社会危机、实现现代化,尤其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