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萍

作品数:12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赫勒乌托邦历史哲学历史理论阿格妮丝·赫勒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知与行》《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文化学刊》《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思政课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要性和实践探索被引量:4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6期18-21,共4页王海萍 王力 付巍 
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建设研究”(19JDSZK013);202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新发展理念’融入‘原理’课教学研究”(SJGSX2022015)。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全面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入探讨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尤为重要和必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精神 思政课教学 思政育人 实践路径 
现代性视域下正义范式的第三条道路——阿格妮丝·赫勒超越正义思想研究
《文化学刊》2024年第6期51-54,共4页刘家源 王海萍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9BZX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现代性危机的境遇下,政治正义与伦理正义从传统社会的一体化逐渐走向了瓦解,伦理正义的地位日趋衰减,逐渐转化为了个人道德层面的“袖珍道德”。面对正义范式的现代性危机,西方的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对策,如麦金太尔提出重构完整...
关键词:正义范式 现代性危机 阿格妮丝·赫勒 
现代性体验与个体的存在选择——基于赫勒的存在选择理论
《求是学刊》2024年第3期31-42,共12页王海萍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思想研究”(19BZX014);202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新发展理念’融入‘原理’课教学研究”(项目号:SJGSX2022015)。
现代性的机制使现代个体的生存呈现出悖论的状态:一方面,现代个体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创造和个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确定性的丧失而使他们面临着个体自由失去根基的异化境遇。对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格妮丝·赫勒一方面对现...
关键词:现代性体验 悖论性 偶然性 存在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 
赫勒的需要理论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丰富与拓展被引量:2
《求是学刊》2020年第5期50-57,共8页王海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思想研究”(19BZX014)
基于对马克思的微观文化分析和解读,赫勒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需要理论。其理论创建现为:首先,赫勒将人的实践本质规定性、人的文化丰富性等纳入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构想之中,凸显了人类解放的微观层面,即文化层面;其次,赫勒提出,在发达...
关键词:赫勒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现代性 文化批判 人类解放 
赫勒乌托邦观念的历史探微被引量:1
《知与行》2019年第2期127-131,共5页王海萍 
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赫勒历史哲学的现代性逻辑研究"(sgb2018-18)
乌托邦一直是哲学界和历史学界的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不同时代的人们也通过一定的信仰、习俗和仪式等表达着个人以及民族的乌托邦希望。尤其是近代的马克思、布洛赫、赫勒等人凭借各自独特的视角向人们重新诠释乌托邦所具有的内涵、...
关键词:合理性的乌托邦 历史理论的乌托邦 道德责任 后现代政治状况 
现代性视域下日常生活与个体需要的选择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19年第3期23-33,共11页王海萍 李晓晴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阿格妮丝赫勒的解放理论研究"(16KSB10);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赫勒历史哲学的现代性逻辑研究"
人的需要和日常生活问题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格妮丝·赫勒早期思想中的两个焦点,它们集中表现为赫勒以"多元需要""多元生活方式"为出发点,从微观结构探索日常生活人道化的理论研究。然而,当"现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参照系,以"...
关键词:日常生活 现代性 需要 选择 
从激进到保守——赫勒历史哲学的现代性逻辑初探被引量: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10,共10页王海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理论在东欧的发展与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7CKS02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阿格妮丝赫勒的解放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6KSB10);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5-2017)"赫勒历史哲学的现代性逻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阿格妮丝·赫勒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历史哲学思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和现代性文化批判理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热点和主题,尽管一些学者已经围绕这两个理论...
关键词:赫勒 历史哲学 乌托邦 现代性 
合理性的乌托邦与个人的自我实现——赫勒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比较被引量:11
《学术交流》2017年第4期5-13,共9页王海萍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阿格妮丝.赫勒的解放理论研究"(16KSB10)
关于需要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众多关于需要的讨论中,赫勒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最为典型。两个理论都是人本主义思潮下的产物,不约而同地以人的需要为考察对象,试图通过考察人的需要的实现过程而揭示人的某种发展...
关键词:人的本能 赫勒 马斯洛 需要理论 
后现代视域下碎片化的历史——评赫勒的《碎片化的历史哲学》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6年第8期223-223,共1页王海萍 
《碎片化的历史哲学》与它前后的《历史理论》《现代性理论》一同构成赫勒历史哲学三部曲。《历史理论》主张以“历史理论”替代大写的“历史哲学”,表达了赫勒从宏观历史视阈走向微观的总趋势。《现代性理论》是赫勒深入阐释现代性问...
关键词:历史哲学 碎片化 后现代 现代性理论 现代性问题 视域 历史理论 历史研究 
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中“研究”的哲学思考——兼论杜威的经验方法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被引量:4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7期1-2,共2页王海萍 王晓飞 
文章试图从杜威的经验哲学以及他的教育哲学所特有的语境出发,以对杜威经验哲学中的核心概念"经验""经验方法"的考察和体认为理论前提,进而明确现代教育方法中"研究"的哲学内涵及其现代意义,即"何为研究"以及"为何研究";同时,文章也试...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育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