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习者英语磨蚀的原因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海英[1] 

机构地区:[1]云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12期124-126,共3页Northern Literature

摘  要:语言磨蚀是一种自然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环境的变化,人们的语言能力存在渐忘或衰减的现象,即产生语言磨蚀。语言磨蚀是语言学习和习得的逆过程,属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也是一个难点。人类有长期和短期的记忆,这两种记忆都不是永久的,尤其受到各种外部因素不断干扰时。在中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第一语言是自己民族的语言,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然后英语则成为了第三语言。一些少数民族学习者当然是在汉语环境下生活和工作,而有些人则是在他们的社区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地区。由于许多少数民族不经常使用英语,英语语言的磨蚀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大背景,对第一语言和汉语环境中少数民族学生英语磨蚀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学的建议。

关 键 词:少数民族学习者 语言磨蚀 教学 

分 类 号:H31[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