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非美育课程的隐性美育功能开发——以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令[1] 张宏芳[1] 

机构地区:[1]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31

出  处:《文教资料》2019年第3期92-93,112,共3页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美育功能的开发与创新>(项目号2017SJB0688)的研究成果

摘  要:美育的空间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各种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等非美育课程的课堂学练和相关实践均隐含不可忽视的美育元素。开发高职非美育课程的隐性美育功能应遵循定位恰当、润物无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四个原则,从开发教学内容中的美育元素、教学主体向美的本性、教师的审美力、教学的形式美四个方面入手。

关 键 词:高职课程 隐性 美育功能 

分 类 号:H152.3-4[语言文字—汉语] G712[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