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晓朋
机构地区:[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六约学校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6期148-149,共2页
摘 要:“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苏轼的一个开始。苏轼一生有许多起点。眉山是他生命的开始。苏轼自为童子时,曾历举诗中所言韩、富、杜、范诸贤以问其师。师怪而语之,则曰:“正欲识是诸人耳。”元人脱脱为苏轼作传,对此赞曰“盖已有颉颃当世贤哲之意”。二十岁,是苏轼全新人生的开始。“一门父子三词客”,苏轼与苏辙的文章让宋仁宗一见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尤其是苏轼,年纪轻轻,进士及第,虽官阶不高,但位极人臣,与他幼时仰慕的欧阳修、韩琦、富弼等名士同朝为官,言事即能上达天听,宋神宗常常因为读他的文章忘了进膳,欧阳修愿为他“避路,放他出一头地”。果然,苏轼没过多久,年纪轻轻就成了“文坛盟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