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韶军[1]
机构地区:[1]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出 处:《关东学刊》2018年第5期16-22,共7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道家自然和谐思想研究"(13FZX002);海南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子项目"海南文化软实力科研创新团队"(01J1N10005003)
摘 要:和谐成为人类的夙愿,缘于它是万物得以生长发展的最佳环境。"和"不仅意味着有序,还逻辑地蕴含着多元的诉求。多元才有所谓和谐,一元("同")就无所谓"和",也不可能带来"谐"。儒家通过仁义礼乐的教化、墨家倡导"尚同"、后期法家倚仗法术势试图营造的秩序,都是程度不同的强制的和谐。他们误以为秩序来源于"同",结果为了秩序而有意无意地忽略"和"的逻辑预设——多元,于是和而不同即便在儒家那里也沦为虚悬一格的理想。如何在不泯灭多元、个体的基础上达成自然的和谐?需要从道家的"群己交亨之道"那里汲取智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