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以集资诈骗罪为例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文波[1] 林强[2]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出  处:《人民检察》2019年第7期59-61,共3页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摘  要:在集资诈骗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如何确定集资参与人的诉讼地位,进而在依法保障其诉讼权利的同时保证案件审理依法、有序、高效进行,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集资参与人并不是诉讼法上的规范概念,其诉讼地位与相应的诉讼权利仍有待研究与明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19年1月30日公布的《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图对此问题予以确定,但仅作了列举性规定,亦未提供区分的原则或标准。

关 键 词:集资诈骗罪 代表诉讼制度 刑事被害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诉讼地位 诉讼权利 审理过程 

分 类 号:D925.2[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