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永飞[1]
机构地区:[1]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312400
出 处:《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2期173-174,共2页
摘 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颠簸在“伪圣化”的道路上,一直圈定在“模式化”的套子里,用“高尚的思想”构思立意,用“统一的公共思维”谋篇布局,不重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箝制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方式和说话自由,不重视审美教育和生活修养,扼杀了学生对真善美的发掘和探寻。作文教育在观念上和实践上堕入了思想缺席、个性湮没、思维固化、语言枯涩、技巧雷同的可怕怪圈。最典型的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强化训练的九年级学生的作文普遍呈现口号化、概念化、空洞化。为什么会有这样令人痛心的结局,有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教育是被动式的教育,学生成了装教师思想和学识的容器。为何现在的学生论文观点一致,内容空洞,没有思想,因为他们没有积累知识,也没有思考,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思想了。”真可谓切中肯綮的当头棒喝,究其原因,恐怕至少有三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