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丽红[1] 范文华[1] REN Lihong;FAN Wenhua
机构地区:[1]邯郸学院
出 处:《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5,共5页Journal of Handan Polytechnic College
基 金: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课题“习近平引用燕赵典故研究”(项目编号:HB18TQ001)研究成果
摘 要:习近平对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的名言,情有独钟,如数家珍。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与《习近平用典》前两卷,引用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子的名言就多达十余条,蔚为大观,启发哲思。习近平在阐发为政之道时,引用荀子名言“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在论述依法治国时,引用荀子名言“法者,治之端也。”在强调生态保护时,引用荀子名言“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在谈起教育兴国时,引用荀子名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鼓励科学攻关时,引用荀子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介绍读书方法时,引用荀子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不愧为燕赵第一思想家、百科全书式的先秦思想集大成者。荀子的智慧源泉时常涌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读书修身的方方面面,为中国梦提供了许多富有哲理的人文启发。习近平用典中的荀子名言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燕赵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与启发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