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释中”何以成为问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匡钊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3期201-202,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现代中国哲学学科建立伊始,“以西释中”的方法被认为是理解古代文献的重要途径,但当时便有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将其视为需要反思和规避的对象。相关讨论近年来导出了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反思。这种反思无疑有其价值,但持此立场的学者尚未真正提供具有较高理论普遍性的、替代性的中国古代文本诠释方案,甚至有更为极端的论点,欲以牺牲中国哲学学科自身原有的学术传统为代价来求取对古代文献的再探讨。出现如此理论景观,或在于对“以西释中”的反思常以笼统的批评替代对问题细节的分析。

关 键 词:以西释中 中国哲学 古代文献 学科建立 文本诠释 哲学学科 合法性 普遍性 

分 类 号:B83[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