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雪菁[1] 陈瑛[1] 韩朝阳[1] 潘曙明[2] 汤璐佳[2]
机构地区:[1]上海杉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09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0092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年第7期915-91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世界范围内各类灾难频发,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其中有天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难),也有人祸(核泄漏、恐怖袭击及各类疫病等)。灾难发生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的特点。据国际灾难数据库不完全统计,1900年至今,我国发生各种重大自然灾害1 000余起,受灾人口超过25亿,经济损失超过3 400万亿美元[1]。尤其在近十年里,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日益增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环境。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全球就有73个国家发生了149起灾难,灾难的发生频率在不断增加[2]。灾难一旦发生,势必会有人员伤亡,需要立刻组织应急响应人员尤其是医务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这就要求医院要有应对紧急状况的能力储备,相关医务人员需要进行灾难救援培训及提高团队全方位的应对能力。如何有效应对大规模灾难,这引起了各国研究学者们的重视。教育与培训是灾难应急准备与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与培训的质量至关重要,学员的参与意愿也决定了教育与培训的效果[3-4]。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12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