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以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比较为视角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齐 

机构地区:[1]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15期49-51,78,共4页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基  金:武汉工程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问题再研究”(X201704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现代西方主体间性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领域的主导方向之一,研究成果众多,值得借鉴,但也亟须认真反思.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迎合了众多人的口味,但与马克思相比较,显得黯然失色.马克思的交往实践思想立足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把交往行为奠定在人的实践活动当中,衬托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向,必将成为引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指导理论.

关 键 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理性 现实的个人 实践活动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