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梦思 李宝艳[1] DAI Meng-si;LI Bao-yan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7期45-48,共4页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基 金: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主三辅模式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17JDSZK106);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福建革命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课题编号:111418232)
摘 要:“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古代中国人的理念和行为准则,更是逐渐演化成扎根于中华民族内心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行为准则,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中庸”思想所蕴涵的哲理,不仅对当代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积极的影响,更是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文章通过介绍“中庸”思想的发展变迁,并阐述“中庸”思想中“慎独”“忠恕”“至诚尽性”的核心要义,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中庸”思想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表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