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杨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第4期179-188,共10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摘 要:佛教和道教是中国宗教的代表,佛道交涉的现象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开始存在。东汉楚王英晚年“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便是较早的例子。此后无论是僧道相互攻讦的记录,或是文人比较三教的论述,都反映出该现象为中国社会所熟知。作为现代学科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佛道交涉与佛道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佛教在跨越亚洲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适应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以及道教如何在与佛教的接触交流中逐渐成熟。另一方面,佛道交涉也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强调突破从个体宗教出发的视角,并以中国宗教为整体进行观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学界对佛道交涉的现象已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在方法和理论方面也出现明显的突破。本文拟评述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并介绍仪式理论的发展与其在中国宗教研究中的反响,最后评介由引入仪式理论所带来的研究转向宗教研究中的仪式研究主要有田野考察与文献研究的两种类型,由于题目与篇幅所限,本文评述的研究限于后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