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涉

作品数:1529被引量:176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侯中军朱昭华马陵合杨奎松王来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面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与英国关于整理积欠旧债之交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95-105,共11页王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英国藏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档案收集整理与研究(2024CZS099)”;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项目(DF2023ZD17)。
中英旧债是南京国民政府积欠外债的重要组成部分。1929年7月,英国政府提出了整理中英旧债的全盘方案,尤重按原合同规定足额偿付铁路旧债。南京国民政府以财政困难为由,拒绝足额偿付旧债,要求将各国旧债以新的条件合并整理。中英双方存...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英国 整理旧债 中国债券持有人委员会 
1933—1934年东北“邮件过境费”与关内外通邮问题研究
《民国档案》2025年第1期119-132,共14页崇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邮政史料整理与研究”(21&ZD229)阶段性成果。
《塘沽协定》签订后,因国民政府封邮政策效果不彰,日伪欲以东北邮件过境费和关内外通邮分别诱导国际社会和国民政府承认伪满地位。过境费问题致使《国际邮政公约》与国联不承认伪满原则发生龃龉,无意独自处理此事的英国在商贸利益驱使下...
关键词:邮件过境费 关内外通邮 国民政府 国联 中日交涉 
体制、交际与猜疑:论1933—1935年华北对日交涉
《安徽史学》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徐进 
长城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构建了以政整会和军分会为主体的地方交涉体制,其运行为中央对日交涉创造了回旋余地。但在日方多头交涉的重压下,两会体制举步维艰,最终黯然退场,华北交涉之责收归中央。黄郛等人一度借助私人交际缓和中日关系,...
关键词:中日交涉 华北事变 两会体制 交际 猜疑 
日本外务省对张学良认知的转变与九一八事变的引爆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9-62,F0002,190,共16页王美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知数据库建设及对华战略和行为研究”(项目编号:24&ZD310)。
日本鉴于张学良年轻易操控,扶张主政东北,企图从中操纵以维护、扩大所谓“满蒙特殊权益”,维持东北与内地实际“独立”状态。在与张学良交涉吉会、长大线过程中,日本逐渐发现张学良缺乏诚意与决断,对张态度动摇。东北易帜后,日本仍以地...
关键词:日本 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 外务省 铁道交涉 
陆征祥争取关税自主权的对外交涉——以“巴黎和会”关税交涉为中心
《理论观察》2025年第2期124-128,共5页邓凤瑶 
2022年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团队建设项目“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团队”阶段性成果。
中国关税自主权自《南京条约》开始落入外人手中,“协定关税”使中国的主权和民族工商业发展受到巨大损害。陆征祥及北京政府趁欧战参战之机,向协约国提出修约请求,颁布“国定关税”条例,举行修改关税万国会议。欧战结束,民众呼吁关税自...
关键词:陆征祥 关税交涉 巴黎和会 
晚清中外地方行文制度的形成
《湖北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52-162,共11页尤淑君 
19世纪60至80年代中外地方行文制度的形成过程,既呈现了清朝地方官员对外国领事、外国商人及传教士的态度变化,也展露出地方执行总理衙门命令的不同反应,揭示了晚清地方对外交涉的另一种面相。19世纪60年代中俄针对文书往来规则的交涉,...
关键词:晚清 地方交涉 平行往来 相见礼 《中外往来仪式节略》 
晚清华蘅芳的教育家精神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佟健华 
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杰出开拓者一一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江苏金匮县(今属无锡市)人,晚清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的科学先驱第一节华蘅芳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一)清末危机,洋务兴起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推开了清廷闭关锁国...
关键词:洋枪洋炮 华蘅芳 洋务运动 对外交涉 经世致用 外在条件 近代数学教育 闭关锁国 
近代今文经学与佛学之交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41-42,共2页龚隽 
学术界有关近代中国佛教思想史的探讨大都有论及康有为、梁启超的佛学观念,而仍然有诸多未发之覆。前贤之相关研究,此文不加赘述,本文主要立足于晚清以来今文学的传统,以经史之学为主轴,深入探究这一语脉下康、梁佛学思想之源流与特点。
关键词:今文经学 佛学思想 梁启超 康有为 经史之学 今文学 未发 近代 
清末《中英会议藏印续约》交涉中的通商问题
《历史档案》2024年第4期96-103,共8页朱时宇 
1890年3月,清政府与英属印度政府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此后双方为通商等事务展开进一步交涉。英印当局提出在帕克里或江孜开埠,英属商民可入藏游历。在清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坚决反对下,英印当局同意在亚东设立通商口岸。清政府...
关键词:《中英会议藏印续约》 西藏地方 亚东关 升泰 赫德 
情势变更原则下再交涉制度研究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10-116,共7页刘佳沐 冯永军 
《民法典》第533条将再交涉制度纳入情势变更原则,将再交涉作为缓解合同僵局的重要工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2条进一步细化了再交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但其法律性质仍处...
关键词:情势变更 再交涉 不真正义务 风险利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